我的阿姨得了鼻咽癌,今年才40岁,我们全家人都很伤心,医生准备为她做放射治疗,我想问的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多吗?
这位朋友你好:
鼻咽癌应用放射治疗使肿瘤细胞得到杀灭,但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不可避免受到照射而产生放射反应。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数、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常见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副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放射反应: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疗程。
2、粘膜反应:口咽、鼻咽、鼻腔、副鼻窦内粘膜经放射40Gy后可出现粘膜水肿或充血,渗出增加,严重时可引起点状或片状白膜。照射过程中并常有咽喉疼痛、进食困难、鼻塞等。严重的病例应暂停照射,适当休息,待反应消退后再治疗。一般可在放疗后1年逐渐吸收、消退,但亦有少数病例在放疗后10多年仍有存在。
3、唾液腺放射反应:唾液分泌明显减少,患者口干,进干食困难。
4、皮肤和皮下组织放射反应:照射区内皮肤一般出现红斑、色素沉着、毛发脱落和干性脱皮,如照射速度快,皮肤有水肿时还继续照射,可形成水泡,融合成大片湿性脱皮,并渗液、糜烂成为湿性皮炎。
5、张口困难:咀嚼肌、颞颔关节受到照射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
6、放射性龋齿和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7、放射性脑及脊髓损伤。
8、放射性皮肤及皮下组织丹毒。
9、放射治疗的晚期放射反应:面颈部常有皮肤及皮下组织萎缩、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等。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 肿瘤科 鼻咽癌:http://www.fh21.com.cn/zhongliu/bya/
放射性心脏损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及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放射性心脏损伤通常由胸部放射治疗导致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病变或心包炎等引起,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1、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延缓心肌重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改善心功能,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有助于缓解水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需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心包炎急性期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控制炎症反应。
2、手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狭窄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瘢痕导致二尖瓣反流时可能需瓣膜修复术。心包缩窄患者需接受心包切除术,室壁瘤破裂高危者需外科切除。手术决策需结合射血分数与心肌存活评估。
3、生活方式调整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
4、心脏康复训练在监护下进行阶梯式运动训练,初始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耐受度。逐步加入抗阻训练改善肌肉耐力,通过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功能。康复期间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5、定期随访每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每年进行冠状动脉CT或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监测BNP与肌钙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发现传导阻滞需及时干预。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强化血糖管理。
放射性心脏损伤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档案,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力衰竭。饮食需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优先选择禽肉与深海鱼类。保持环境温度稳定以减少心脏负荷,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的同时,可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