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患者应优先挂呼吸内科或胸外科。肺结节的诊疗涉及呼吸内科初步评估、胸外科手术干预、影像科精准诊断、肿瘤科排除恶性可能、病理科明确性质等环节。
1、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是肺结节的首诊科室,医生会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评估结节性质。对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良性倾向结节,多建议3-6个月随访胸部CT;若存在感染征象可能开具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安排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标本。
2、胸外科:
当结节直径超过10毫米或具有恶性特征时需转诊胸外科。外科医生会根据CT显示的毛刺征、分叶征等决定是否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可立即明确诊断。
3、影像科:
放射科医师通过低剂量CT动态观察结节生长速度,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结节密度、钙化模式等特征。对于难以定性的磨玻璃结节,可能建议PET-CT检查评估代谢活性,这些影像学数据是决定后续处理方案的关键依据。
4、肿瘤科:
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时需肿瘤科会诊。医生会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制定诊疗计划,包括CT引导下穿刺活检、基因检测等,若确诊肺癌则根据分期选择靶向治疗、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5、病理科:
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穿刺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标本需病理科诊断。病理医师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区分炎性假瘤、结核球、错构瘤等良性病变,或腺癌、鳞癌等恶性类型,免疫组化染色可进一步明确肿瘤分子分型。
发现肺结节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减少粉尘吸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十字花科蔬菜,限制烧烤、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气促。建议每半年复查胸部CT跟踪结节变化,若出现咳血、持续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多数肺结节属于良性病变无需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