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以上就是关于红眼病的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红眼病专题: http://www.fh21.com.cn/wgk/hyb/
病毒性红眼病可使用抗病毒滴眼液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α滴眼液等。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症状和预防传播。
1、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滴眼液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适用于疱疹病毒引起的角结膜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巨细胞病毒等DNA病毒有效,需冷藏保存。干扰素α滴眼液通过增强局部免疫力发挥作用,适用于腺病毒感染。
2、人工泪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缓解眼部干涩、异物感。这类无防腐剂配方能形成保护膜,减少眼睑与结膜摩擦,每日使用4-6次为宜。使用前需摇匀,开封后一个月内用完。
3、抗炎辅助:
普拉洛芬滴眼液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充血和疼痛感。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诱发青光眼或加重病毒感染。
4、冷敷处理:
用冷藏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每日冷敷3-4次可缓解灼热感。冷敷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单次不超过10分钟。配合眼部清洁能减少分泌物刺激。
5、预防传播:
患者需单独使用毛巾、枕头,接触眼部后彻底洗手。急性期避免佩戴隐形眼镜,痊愈后需更换镜片及护理液。儿童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
病毒性红眼病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促进代谢。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减少刺激,室内保持50%-60%湿度。痊愈后两周内避免游泳或公共浴池活动,毛巾等个人物品需煮沸消毒。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或光敏感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