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后血糖正常值一般控制在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血糖目标需根据患者年龄、并发症、低血糖风险等因素调整。
1、空腹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议维持在4.4-7.0mmol/L。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可适当放宽至5.0-8.3mmol/L以避免低血糖风险。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需注意黎明现象和苏木杰效应的影响。
2、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0mmol/L,年轻患者可更严格至<7.8mmol/L。餐后血糖监测能评估胰岛素剂量与饮食匹配度,需注意检测时间应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算。速效胰岛素使用者需特别关注餐后1小时血糖波动。
3、睡前血糖睡前血糖建议维持在6.0-8.3mmol/L,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需防止夜间低血糖。对于使用基础胰岛素方案的患者,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时应适当加餐。动态血糖监测可发现隐匿性夜间低血糖。
4、随机血糖非空腹时段随机血糖宜保持4.4-10.0mmol/L,出现持续>13.9mmol/L需警惕酮症风险。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胰岛素泵使用者需注意导管阻塞导致的高血糖。
5、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一般为<7%,年轻无并发症者可<6.5%。该指标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但无法替代日常血糖监测。合并贫血或血红蛋白异常者需用果糖胺替代评估。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规律监测指尖血糖与动态血糖,记录血糖日志以便调整方案。饮食需定时定量,运动前后加强血糖检测,随身携带糖果应对低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每3-6个月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胰岛素剂量。
德古门冬双胰岛素和诺和锐30胰岛素在成分、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上存在差异。
德古门冬双胰岛素由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组成,其中德谷胰岛素提供基础胰岛素作用,门冬胰岛素提供餐时胰岛素控制。该药物适合需要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诺和锐30胰岛素由30%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组成,门冬胰岛素快速起效控制餐后血糖,精蛋白门冬胰岛素提供中效胰岛素作用。该药物适合需要兼顾餐后和基础血糖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
德古门冬双胰岛素的作用时间较长,血糖控制更平稳,但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剂量调整。诺和锐30胰岛素起效快,适合餐后血糖控制,但中效部分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两种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个体血糖情况调整剂量。
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