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口服药失效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等情况。胰岛素类型主要有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需根据患者血糖波动规律个体化选择。
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起效快,注射后10-20分钟即可发挥作用,适合控制餐后血糖高峰,需在餐前立即注射。短效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需餐前30分钟注射,作用持续时间4-6小时。中效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作用峰值出现在注射后4-12小时,可覆盖两餐之间的基础血糖需求。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作用平稳无峰值,每日一次注射可维持24小时基础胰岛素水平。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含有固定比例的速效和中效成分,兼顾餐时和基础胰岛素需求,适合血糖规律性较强的患者。
胰岛素注射需轮换部位避免脂肪增生,常用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腹部吸收最快适合速效胰岛素,臀部吸收较慢适合长效胰岛素。注射前检查药液是否澄清,混悬型胰岛素需充分摇匀。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应停留10秒确保剂量完全注入,针头每次更换避免感染。血糖监测是调整剂量的重要依据,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胰岛素需冷藏保存,开封后室温放置不超过4周。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和运动,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胰岛素注射技术、剂量计算和低血糖处理需接受专业培训,建议糖尿病患者加入规范化管理项目获得持续指导。
胰岛素促泌剂主要包括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片和瑞格列奈片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格列本脲片格列本脲片属于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该药可能引起低血糖、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避免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增加风险。
2、格列吡嗪片格列吡嗪片可促进胰岛素快速释放,作用时间较短,适合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食欲减退,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应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避免饮酒以防低血糖。
3、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具有缓释特性,能维持较平稳的降糖效果,适用于基础血糖控制。该药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建议固定时间服药,不可嚼碎或掰开服用以保证药效。
4、格列美脲片格列美脲片降糖效果较强且作用持久,每日一次用药即可。使用后可能出现视力模糊、体重增加等情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初次用药需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变化逐步调整。
5、瑞格列奈片瑞格列奈片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低血糖,肾功能受损者需减量。需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漏餐时应立即停用当日剂量。
使用胰岛素促泌剂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空腹运动,注意观察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建议每3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定期评估肝肾功能。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血糖波动过大,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不同药物适用人群和禁忌证存在差异,患者不可自行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