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部位主要有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不同部位吸收速度存在差异,腹部吸收最快,臀部吸收最慢。轮换注射部位有助于预防脂肪增生或萎缩。
腹部脐周5厘米以外区域是常用注射部位,此处皮下脂肪较厚且神经分布少,疼痛感较轻。注射时需捏起皮肤皱褶,避免注入肌肉层。该部位适合速效或短效胰岛素注射,餐前注射可快速起效。大腿外侧中段1/3处适合中长效胰岛素注射,此处吸收速度适中。注射时需避开膝关节和腹股沟区域,坐位时大腿肌肉放松更易操作。上臂外侧中1/3处可由他人协助注射,自行注射可能难以捏起皮肤。该部位吸收速度略快于大腿,适合各类胰岛素剂型。臀部外上侧吸收最慢,适合基础胰岛素注射,可维持较长时间药效,但需注意此处脂肪层较厚者可能影响吸收效率。
注射部位需定期轮换,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可能引起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结。每次注射点间隔至少2.5厘米,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相同注射点。注射前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硬结,避开瘢痕和妊娠纹区域。使用酒精棉片消毒待干后再注射,注射后无须按摩。注射角度根据针头长度调整,4毫米针头可垂直进针,较长针头需捏皮45度角注射。注射后针头停留10秒再拔出,确保药液完全注入。储存未开封胰岛素需冷藏,已开封的可室温保存28天,避免阳光直射和冷冻。
前列腺位于男性盆腔内,紧邻膀胱下方并包绕尿道起始部,后方与直肠相邻,上方连接膀胱颈,下方固定于泌尿生殖膈。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附属腺体,外形呈倒置的栗子状,底部朝上与膀胱颈相接,尖部朝下抵住泌尿生殖膈。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两者之间填充有脂肪组织和静脉丛。从解剖学角度看,前列腺中央有尿道贯穿,射精管也从其后上方穿入并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成年男性前列腺横径约4厘米,垂直径约3厘米,前后径约2厘米,重量约20克。直肠指检时,医生可通过直肠前壁触及前列腺后表面,这是临床评估前列腺大小和质地的重要方法。前列腺与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共同构成男性后尿道周围的腺体复合体,其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规律排精有助于维持前列腺健康。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和直肠指检,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保持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可降低前列腺疾病风险,饮食上可增加西红柿南瓜子等富含锌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