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肿可能会自己消肿,也可能需要医疗干预。牙床肿可能与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就医。
牙床肿在轻微情况下可能自行缓解。例如因食物残渣刺激或轻微外伤导致的肿胀,通过加强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避免刺激患处等措施,肿胀可能在几天内逐渐消退。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牙龈组织修复。但需注意观察肿胀变化,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处理。
若牙床肿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则难以自愈。牙龈炎或牙周炎可能伴随牙龈出血、口臭,智齿冠周炎常伴随张口受限和疼痛,这些情况需专业治疗。医生可能建议超声波洁牙、局部冲洗上药,严重时需切开引流或拔除阻生智齿。自行使用抗生素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时机。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出现反复肿胀、化脓或发热时,须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更需警惕牙龈感染扩散风险,早期干预可避免并发症。
拔完牙肿了可通过冷敷、药物消肿、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和避免剧烈运动等方式缓解。肿胀通常由创伤性炎症反应、局部感染或凝血异常等原因引起。
1、冷敷拔牙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间断冷敷患侧面部,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需用干净毛巾包裹。超过24小时后可改用温敷促进血液循环。
2、药物消肿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若存在感染风险,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不可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的药物。
3、保持口腔清洁术后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每日3-4次。刷牙时避开创口,用软毛牙刷清洁其他牙齿。食物残渣滞留可能引发感染加重肿胀,但切忌用力漱口或吮吸创面。
4、调整饮食术后48小时选择温凉流食如牛奶、米汤,逐步过渡到鸡蛋羹、软面条等半流质。避免辛辣、过热、坚硬食物刺激创面。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蛋白质粉有助于组织修复。使用健侧咀嚼,减少患侧受力。
5、避免剧烈运动拔牙后3天内避免跑步、游泳等可能升高血压的活动,防止创口出血加重肿胀。睡眠时垫高枕头,促进静脉回流。吸烟饮酒会延迟愈合,至少需戒断一周。观察肿胀是否伴随发热、脓液等感染征兆。
术后肿胀通常3-5天逐渐消退,若72小时后持续加重或出现跳痛、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干槽症或感染。恢复期避免用吸管饮水、吐口水等产生负压的动作,保持充足休息。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但需制成泥状。遵照医嘱定期复查,拆线前勿用患侧咀嚼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