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念珠菌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道瘙痒、排尿灼痛、尿道口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念珠菌尿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常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尿病患者。
1、尿道瘙痒尿道瘙痒是念珠菌尿道炎的典型早期症状,表现为尿道口及周围皮肤持续刺痒感,可能伴随轻微红肿。瘙痒在排尿后或夜间可能加重,与真菌刺激尿道黏膜神经末梢有关。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2、排尿灼痛排尿时尿道烧灼样疼痛是疾病进展期常见表现,由真菌感染导致尿道黏膜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可能从尿道向会阴部放射,严重时出现排尿困难。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稀释尿液,减少酸性食物摄入以降低尿液刺激。
3、尿道口分泌物尿道口可能出现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分泌物,分泌物量少但黏稠,带有特殊酵母样气味。分泌物检查可见假菌丝或芽生孢子,需与淋球菌性尿道炎鉴别。清洁时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温水冲洗后及时擦干。
4、尿频尿急部分患者伴随排尿次数增多、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因真菌上行感染或尿道黏膜敏感性增高所致。夜间症状可能更明显,但尿量通常无明显增加。需排查是否合并前列腺炎等并发症。
5、会阴潮湿长期未治疗者可出现会阴部皮肤潮湿、浸渍甚至糜烂,与分泌物刺激和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关。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避免久坐可改善局部透气性。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念珠菌尿道炎患者应避免高糖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以抑制真菌繁殖。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有助于恢复泌尿生殖道菌群平衡。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尿道分泌物真菌学检查。
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则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等病原体导致。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通常出现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排尿疼痛和尿频,症状较为急骤;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分泌物多为黏液性,症状相对轻微且进展缓慢。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以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为主,非淋菌性尿道炎则常用多西环素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