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与体征是患者主观感受与医生检查发现的客观表现的区别。症状是患者主观描述的不适感,如疼痛、头晕;体征是医生通过体格检查或仪器检测到的客观异常,如皮疹、血压升高。
症状通常由患者主动陈述,反映个体对疾病的主观体验,可能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描述性信息。体征需要专业医疗人员通过视触叩听或实验室检查确认,例如听诊发现的心脏杂音、影像学显示的肺部阴影。症状可能随患者感知差异而变化,体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可重复性。部分疾病早期仅出现症状而无体征,随着病情进展才显现客观异常。某些体征如黄疸可能在患者未感到明显不适时已被医生发现。
日常健康管理中应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情况,就医时准确描述症状特点与持续时间。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潜在体征异常,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早期无症状的慢性病。出现持续不缓解的症状或体检发现异常体征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避免自行判断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