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肾功能和蛋白质代谢状态,是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项目之一。尿素作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其血液浓度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蛋白质摄入量及分解代谢水平。检测结果异常可能提示肾功能损伤、脱水、高蛋白饮食或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尿素测定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尿素氮含量来评估机体代谢状态。肾脏是尿素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血液中尿素浓度会升高。该检测常与肌酐测定联合进行,两者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氮质血症。尿素水平受多种非肾脏因素影响,如高蛋白饮食、创伤、感染等可增加尿素生成,而肝功能不全则可能降低尿素合成。
尿素测定对急慢性肾脏病筛查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急性肾损伤时尿素水平快速上升,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肾功能恶化呈现进行性增高。该指标还可用于评估透析充分性,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单纯尿素升高可能由肾外因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摄入蛋白质,以免干扰结果准确性。
定期监测尿素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日常应注意保持适量饮水,避免长期高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如发现尿素持续升高或伴有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等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受损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尿素氮正常值为2.9-8.2毫摩尔每升,肌酐正常值为男性53-106微摩尔每升、女性44-97微摩尔每升。具体数值可能因检测方法、实验室标准略有差异。
尿素氮和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尿素氮主要来源于蛋白质代谢,肌酐则是肌肉代谢产物。检测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高蛋白饮食影响结果。尿素氮轻度升高可能与脱水、高蛋白饮食有关,持续升高需警惕肾功能损伤。肌酐值受年龄、性别、肌肉量影响,老年人和肌肉萎缩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偏低。两项指标常联合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综合评估。部分实验室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时,正常范围会标注在报告单参考值栏。
日常需保持适量饮水,避免长期高蛋白饮食,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若结果异常应复查并结合其他检查,避免单次检测误差干扰判断。体检发现指标异常时,建议肾内科就诊进一步排查慢性肾病、尿路梗阻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