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活性高不一定是肾病,但可能与肾病有关。肾素活性升高通常由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慢性肾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肾素是肾脏分泌的一种酶,参与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肾素活性升高常见于肾动脉狭窄,由于肾脏血流减少,刺激肾素分泌增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可能导致肾素活性代偿性升高,此时需检测醛固酮水平辅助诊断。慢性肾病患者随着肾功能下降,可能出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紊乱,表现为肾素活性异常。部分高血压患者因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肾素活性反应性增高。
少数情况下,肾素活性升高与肾脏肿瘤相关,如肾球旁细胞瘤可直接分泌过量肾素。妊娠期妇女因生理性血容量增加,可能出现暂时性肾素活性升高。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干扰肾素检测结果。
建议发现肾素活性异常时完善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监测血压变化,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影响检测结果。确诊病因前不宜自行调整降压药物,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