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和呼吸训练等方式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和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过敏性哮喘的基础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家长需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防螨床品,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对食物过敏的患儿应严格规避相关食物,家长需学会阅读食品标签识别潜在过敏原。
2、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快速缓解症状。控制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中重度患儿可能需要联合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免疫调节剂奥马珠单抗适用于IgE介导的重症患儿。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需掌握正确吸入装置操作方法。
3、免疫治疗针对明确单一过敏原的患儿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改善机体免疫耐受。该疗法需持续3-5年,适用于5岁以上中重度患儿。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哮喘发作,需在专业机构监测下进行。免疫治疗不能替代常规药物,家长需配合医生定期评估疗效。
4、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和过敏原浓度。避免接触二手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寒冷天气外出时用围巾遮挡口鼻,预防冷空气诱发支气管痉挛。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选择无香型清洁用品。家长需记录哮喘日记,识别并消除环境触发因素。
5、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率。6岁以上患儿可学习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呼气峰流速值。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呼吸肌耐力,但运动前需热身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训练计划,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运动性哮喘。
儿童过敏性哮喘的长期管理需要家长全面参与,包括定期随访肺功能检查、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益。避免过度保护导致运动受限,鼓励孩子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正常参与社交活动。夜间症状频发或药物控制不佳时需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
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通过脱敏治疗可能达到临床治愈,但存在个体差异。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疗法,其效果与治疗规范性、病程长短及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
规范完成3-5年脱敏治疗的患儿中,相当比例可实现症状长期缓解。治疗初期机体逐渐产生免疫耐受,表现为过敏症状减轻、用药量减少。持续治疗2-3年后,部分患儿可停止发作且不再需要药物控制。研究显示儿童免疫系统可塑性较强,早期干预效果优于成人。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合并多重过敏、哮喘病程较长或存在气道重塑者,脱敏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遗传因素导致的特应性体质可能影响最终疗效,这类患儿治疗后仍需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
脱敏治疗需在过敏反应科医生监督下进行,采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制剂,如螨变应原注射液或舌下滴剂。治疗期间家长应定期评估肺功能,配合环境控制措施。建议保持卧室湿度低于50%,每周用60℃热水清洗寝具,使用防螨面料包裹床垫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