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肥大切除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整、疼痛管理、活动限制和并发症观察。
1、伤口护理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用力咳嗽,防止伤口出血。使用医生推荐的含漱液轻柔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湿润。观察口腔分泌物颜色,若出现鲜红色血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术后1周内禁止使用牙刷直接接触创面,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牙齿。
2、饮食调整术后前3天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果汁,温度控制在20-30℃。3-7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蛋羹、粥类,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伤口。2周内禁止食用辛辣、过热或带骨刺的食物。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促进黏膜修复。
3、疼痛管理按医嘱定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颈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可缓解肿胀疼痛。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组织充血。避免频繁吞咽动作,可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4、活动限制术后48小时绝对卧床休息,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2周内禁止乘坐飞机或前往高原地区,防止气压变化导致出血。学龄儿童应请假休养2周,成人建议休假1周。恢复期禁止游泳、潜水等水上活动。
5、并发症观察每日监测体温,持续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关注呼吸频率变化,出现鼾声加重或憋醒需警惕气道阻塞。术后7-10天为伪膜脱落期,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大口呕血、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返院处理。
术后恢复期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2周内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逐步恢复饮食时应先尝试软质食物如土豆泥、豆腐等。定期随访复查伤口愈合情况,通常术后1个月可完全恢复普通饮食。注意观察有无长期咽干、味觉改变等后遗症,儿童患者家长应记录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恢复期间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
耳膜破裂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但最终确诊需通过专业医疗检查。耳膜破裂的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内流出液体或血液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伴随外伤或感染,应警惕耳膜破裂的可能。耳膜破裂的原因可能包括外伤、感染、气压急剧变化等。外伤如耳部受到重击或异物插入,感染如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气压变化如潜水或飞行时气压骤变。耳膜破裂后,耳内环境易受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中耳炎等并发症,因此及时就医至关重要。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耳镜检查直接观察耳膜情况,必要时结合听力测试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朵,注意耳部卫生,预防中耳炎。若从事潜水或飞行等活动,需掌握正确的气压调节方法,保护耳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