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有异物卡住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催吐处理、喉镜取出、气管切开术、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喉咙异物可能由进食过快、误吞尖锐物、咽喉炎症、食管狭窄、神经性吞咽障碍等因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固体异物完全阻塞气道的情况。施救者需从背后环抱患者上腹部,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儿童需采用拍背压胸法,婴儿则需头低脚高位拍击肩胛区。操作时注意避免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异物排出后仍需就医检查气道黏膜是否受损。
2、催吐处理针对卡在咽部的非尖锐异物,可尝试用压舌板刺激舌根诱发呕吐反射。适用于误吞果核、糖块等光滑物体,但禁止用于鱼刺等尖锐物或腐蚀性物质。催吐后需用清水漱口清除胃酸,若出现持续呛咳或胸痛可能提示异物移位,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
3、喉镜取出需由耳鼻喉科医生在表面麻醉下操作,使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定位异物后,用鳄鱼钳或吸引器清除。适用于声门以上区域的鱼刺、骨片等异物,术前需拍摄颈部侧位片确定位置。术后可能需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咽喉肿胀者可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4、气管切开术当异物导致完全性气道梗阻且海姆立克法无效时,需紧急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建立呼吸通道。术后需留置气管套管7-10天,期间加强气道湿化护理,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稀释痰液。该操作存在声带损伤、纵隔气肿等风险,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
5、药物治疗对于因咽喉炎或反流导致的异物感,可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蓝芩口服液消除黏膜水肿。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可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焦虑明显者短期应用劳拉西泮片。所有药物均需排除机械性梗阻后使用,避免掩盖真实病情。
发生异物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馒头等错误方法。老人和儿童进食时应剔除鱼刺骨渣,细嚼慢咽。反复出现吞咽梗阻需排查食管裂孔疝或肿瘤,长期咽喉异物感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并配备家用急救包,紧急情况下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喉咙有异物感可能由咽炎、反流性食管炎、扁桃体结石、甲状腺疾病、癔球症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吞咽不适、局部压迫感或干痒,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咽炎慢性咽炎是常见诱因,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过度用嗓有关。患者除异物感外常伴咽干、咳嗽,喉镜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治疗可选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或遵医嘱使用银黄含片、西地碘含片缓解症状,同时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2、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黏膜会导致持续性异物感,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烧心、反酸。胃镜检查可确诊,治疗需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有助于减轻症状。
3、扁桃体结石扁桃体隐窝内钙化物质沉积形成结石,可能引发局部刺痛感和口臭。较小结石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顽固性结石需耳鼻喉科医生用刮匙取出。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术后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4、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压迫气管时会产生颈部堵塞感,可能伴随体重异常变化、心悸。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可明确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激素,恶性病变需手术切除。
5、癔球症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导致的功能性障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症状与情绪波动相关。认知行为治疗配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可改善症状,必要时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抗焦虑治疗。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过度清嗓动作。若异物感持续2周不缓解或伴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部肿块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消化内科,通过喉镜、胃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反流性疾病患者睡前可抬高床头15厘米,减少咖啡、巧克力等促反流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