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可通过异物位置、症状表现及检查手段区分。食管异物多卡在食道,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气管异物常引发剧烈呛咳、呼吸困难。主要通过喉镜、X线或CT检查确诊。
1、位置差异食管异物通常滞留于食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即食管入口、主动脉弓压迫处及食管穿过膈肌处。患者能明确指出胸骨后异物感,进食时症状加重。气管异物多位于主支气管或气管分叉处,因右主支气管较粗短且陡直,约70%的异物会进入右侧支气管。
2、症状区别食管异物以吞咽疼痛、流涎、呕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呕血。气管异物典型表现为突发性呛咳、声嘶、喘鸣,若异物完全阻塞气管会出现三凹征、面色青紫等窒息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抓挠颈部的特征性动作。
3、检查方法食管异物首选食管钡棉造影,能显示异物轮廓及滞留位置,金属异物可通过X线直接显影。气管异物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既能确诊又可同时取出异物,对于植物性异物引起的肺不张,CT检查能清晰显示阻塞部位。
4、危险程度气管异物属于急诊危重症,完全阻塞气管4-6分钟即可导致脑死亡,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食管异物相对进展较慢,但尖锐异物可能刺穿食管壁引发纵隔感染,腐蚀性异物会导致食管穿孔。
5、处理原则食管异物可在胃镜下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较大异物需全麻下手术。气管异物必须通过支气管镜取出,术前禁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两种异物取出后均需禁食观察,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预防异物卡喉需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儿童避免接触小颗粒玩具。进食时勿说笑打闹,老年人佩戴假牙者应注意固定。若发生异物误吸,应立即停止进食并保持安静,避免拍背等错误操作加重异物嵌顿,尽快前往急诊耳鼻喉科或胸外科处理。
气管及食管异物可通过异物位置、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别。气管异物主要表现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喘鸣音等,食管异物则以吞咽疼痛、吞咽困难、流涎等症状为主。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X线、CT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1、异物位置气管异物多位于主支气管或气管分叉处,因右主支气管较粗短且角度陡直,约70%的异物会进入右侧。食管异物易卡在食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即食管入口、主动脉弓压迹处及食管穿过膈肌处。通过询问误吸或误咽时的体位、进食种类可初步判断位置。
2、症状表现气管异物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呛咳、面色青紫、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喘鸣音或局部呼吸音减弱。食管异物以吞咽疼痛、吞咽梗阻感为主,儿童常表现为拒食、流涎,若异物尖锐可能引发胸骨后疼痛或呕血。两者均可出现刺激性咳嗽,但气管异物咳嗽更剧烈。
3、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可显示金属、骨骼等高密度异物,对低密度异物需观察纵隔摆动、肺不张等间接征象。食管钡餐造影能显示异物轮廓及滞留部位。CT三维重建对微小异物和并发症如穿孔、脓肿的诊断价值更高,能清晰显示异物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4、体格检查气管异物患者可见三凹征、发绀等缺氧表现,触诊可有气管移位,叩诊呈鼓音或浊音。食管异物患者颈部触诊可能有压痛,间接喉镜检查可见梨状窝积液。听诊是重要鉴别手段,气管异物常伴哮鸣音,而食管异物呼吸音多正常。
5、内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气管异物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异物大小、形态及黏膜损伤程度,同时具备治疗功能。电子胃镜适用于食管异物诊断,能明确异物嵌顿位置及食管壁损伤情况,对可疑穿孔者需谨慎操作避免二次损伤。
发现疑似气管或食管异物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咳嗽或拍背等动作加重损伤。儿童误吸异物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可尝试自主咳嗽排出。所有患者均需尽快就医,禁止自行用手掏取或催吐。就医后需配合医生完善喉镜、CT等检查,明确异物性质后通过支气管镜或胃镜取出。术后需禁食一段时间,逐步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进食过硬、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定期复查排除迟发性穿孔、纵隔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