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黄疸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中毒、自身免疫异常、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有助于胆红素排泄。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甘草酸制剂、双环醇等保肝药物,茵栀黄颗粒等退黄中药制剂。对于病毒性肝炎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
3、人工肝支持治疗适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通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技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能有效清除体内胆红素、毒素等有害物质,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4、中医治疗采用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为原则,常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方剂。可配合针灸选取肝俞、胆俞、阳陵泉等穴位。中药外敷神阙穴或肝区也有辅助退黄效果,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对于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需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解除梗阻。暴发性肝衰竭患者可能需考虑肝移植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术后加强抗排斥治疗和感染预防。
急性黄疸肝炎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出现乏力加重、尿色加深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