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热咳嗽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保持环境湿润、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处理。低热咳嗽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气候变化、支气管炎、肺炎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小儿体温在37.3-38摄氏度时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低热超过3天,建议家长及时就医。
2、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羹等,每日少量多次喂食。避免生冷、油腻及甜腻食物,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喉刺激。咳嗽期间建议家长将婴幼儿竖抱拍嗝后再进食。
3、保持环境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避免接触粉尘、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夜间可抬高床头15度减轻鼻咽部分泌物倒流。家长需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
4、遵医嘱用药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干咳明显可使用小儿止咳糖浆,痰液黏稠时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2岁以下婴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
5、观察病情变化每日记录体温波动和咳嗽频率,注意有无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咳嗽加重伴喘息,家长应立即携带患儿就诊。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病时间、体温曲线及用药史。
保持每日充足睡眠,衣着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避免过热。咳嗽期间减少剧烈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如胡萝卜泥、猕猴桃等。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须及时至儿科呼吸专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