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和血液都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生理功能上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占血液体积的55%左右,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电解质、激素等,具有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负责氧气运输、免疫防御和止血凝血。血浆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血细胞的载体,为细胞提供生存环境,同时参与凝血、免疫等过程。血液的重要性则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将氧气、养分输送到全身,并清除代谢废物。
血浆在特定医疗场景中更为关键,例如大量失血时需要补充血浆维持血容量,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而血液在整体生命维持中更为基础,严重贫血或大出血时必须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以保证组织供氧。两者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各有侧重,无法简单比较孰轻孰重。
保持血液健康需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定期体检可及时发现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出现头晕乏力、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检查。
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左心室收缩时将含氧血液泵入主动脉,再通过各级分支输送至全身组织器官。
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压力升高,二尖瓣关闭而主动脉瓣开放,血液单向流入升主动脉。这一过程受心肌收缩力、瓣膜功能及血管阻力的共同调节。若存在主动脉瓣狭窄、左心衰竭等病理情况,可能影响血液正常射出。主动脉壁的三层结构能承受高压血流,其弹性回缩作用可维持舒张期血压。主动脉根部发出冠状动脉为心肌供血,弓部分支供应头颈部,降主动脉分支则分布到胸腹腔脏器及下肢。主动脉血流异常可能导致器官缺血、动脉瘤或夹层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应通过规律有氧运动增强心肌功能,控制血压血脂以减轻血管负担,避免吸烟及高盐饮食。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主动脉供血不足症状,需及时进行心脏超声、CT血管造影等检查。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需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主动脉形态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