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性菌痢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补液支持、对症处理等。该病起病急骤,可能伴随高热、惊厥、循环衰竭等症状,属于感染性腹泻的危重类型。
1、抗感染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对于儿童患者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或磷霉素钙片。抗生素治疗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2、补液支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电解质溶液,首选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生理盐水。重度脱水者需按体重计算补液量,必要时采用中心静脉压监测。口服补液可辅助使用口服补液盐散,但呕吐严重者需禁食并完全依赖静脉补液。
3、对症处理高热者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惊厥发作时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出现感染性休克需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痉挛,但须避免掩盖病情。
4、肠道管理急性期禁食24-48小时,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可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便血严重时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禁用抑制肠蠕动的止泻药物。
5、并发症防治密切监测酸碱平衡及肾功能,警惕溶血尿毒综合征。出现呼吸窘迫需氧疗或机械通气。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恢复期需复查粪便培养直至病原体转阴。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等产气食品。所有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家庭成员需做好餐具消毒与隔离防护,接触患者排泄物后必须规范洗手。治愈后应复查肠镜排除肠道损伤,三个月内避免生冷饮食以防复发。
酒中毒性痴呆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人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等危害。酒中毒性痴呆是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脑损伤,主要危害包括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执行功能障碍、情绪行为异常及社会功能衰退。
1、认知功能损害长期酒精毒性作用会损伤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导致进行性记忆力下降,早期表现为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期记忆缺失。患者可能出现时间、地点定向力障碍,无法完成简单计算和逻辑判断。部分患者伴随视空间能力减退,容易迷路或撞倒物品。
2、人格行为异常前额叶皮层受损会导致性格改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情感淡漠。部分患者出现病理性嫉妒、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可能伴有攻击行为或重复刻板动作。社会行为规范意识下降,可能出现当众大小便等脱抑制表现。
3、躯体功能障碍酒精的神经毒性可损害小脑和基底节,引发共济失调、震颤等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晚期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肌阵挛等神经系统并发症,部分患者合并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变。
4、社会功能丧失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渐丧失工作能力和社交技能,无法维持正常人际关系。需要他人协助完成进食、穿衣等日常活动,严重者呈现植物状态。家庭照料负担显著增加,部分患者因行为异常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5、共病风险增高酒中毒性痴呆患者常合并韦尼克脑病、科萨科夫综合征等酒精相关疾病。营养不良导致维生素B1缺乏会加速病情恶化。同时存在肝性脑病、酒精性心肌病等全身器官损害时,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戒酒是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酒精戒断治疗。日常需保证充足维生素B族摄入,可适量食用全谷物、瘦肉、蛋类等富含硫胺素的食物。建议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记忆训练和肢体康复锻炼,定期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出现躁动或攻击行为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自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