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和静坐各有什么特点?禅修和静坐具体应该怎么做?
发布于 2022-02-14 16:30
发布于 2022-02-14 16:30
禅修的巴利文含意是“内心的培养”,也是把内心中的优良情况培养出去。禅修是这门美术史,根据不断的对心的训炼,以唤起自身清亮的内心,让心身释放压力,维持警惕,可以在即便噪杂的坏境上都能随意安住,以便慈悲之风应对当今社会!
瑜珈經典觉得:人的肉身是有片面性的,因为有吃穿住行的要求,有冲动,生态总有痛楚,有苦恼,那样就会使人们心里的全球变得越来越小,这种纯碎的小我情况。
而心的根却在“静”,惟有静,方可生发聪慧,方可健康平安!
有那样一句名言:“假如心不做作,也是生态愉悦,这就仿佛水假如不用推入,秉性是晶莹剔透清亮的。”
在禅修之中,静座是很关键的训练法!一名上师把禅坐描述为 “把心悬架在虚空中,没什么着作”。 这就仿佛把禅坐中的心形容为一罐污泥:大家愈不理睬或扰乱它,残渣就愈会沉淀到罐底,水的生态澄澈的秉性也就会展现出去。心的秉性都是这般。任其自然,不用更改,它就能够寻找愉悦和清明的真性。
由坐生静,由静生定,它是修习的共法!
在静座中,吸气维持着每自己的性命,清醒的观查自身的吸气,不用各自和探讨,仅仅造成觉知,细心感受罢了!
长坐时,人体的一切痛疼、酸麻或湿热全是感受,只是是照顾着自身的心里,而试着没受人体的危害。
训练时,最合适挑选荷花座姿(盘坐),也可单盘或简单坐,两手相叠于丹田下或放置双膝。背部维持生态的身理曲度,眼睛微闭,舌抵上腭。新手绿色化的关心吸气的进和出。
坚信不断的心里训炼,人们的禅定力自会提高,心里康乐自得,慢慢地人们将生起1个常常觉得开心的均衡情绪,心已不象钟摆相同在失去自我的两极中间往返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