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体操有什么作用 简单有效的产后恢复体操都有哪些

发布于 2022-03-09 18:00

产后恢复体操,以孕妇本身最舒适的状态为准: 第一周从分娩后的第一天开始,你可以练习三项运动。

第一项是盆底肌肉锻炼。

这是一项缓慢的蹲站练习。

根据我们的体力,我们每天可以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这项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如果你在分娩时有缝合的伤口,它也可以帮助你愈合伤口。

第2项,脚踏板运动。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腿部肿胀。

向上弯曲你的腿,然后在脚踝处用力向下弯曲,反复练习。

第三项是锻炼腹部肌肉。

呼气时,收紧腹部肌肉,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

分娩后的第五天开始,如果你感觉良好,你也可以做运动来压迫腹部。

仰面躺在床上,用两个枕头支撑你的头和肩膀,双腿微微分开,双臂交叉放在腹部。

然后,当你抬起头和肩膀时,呼气,用手掌轻轻按压腹部两侧,同时按压腹部两侧。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吸气放松。

重复3次。

分娩后的第二周,你可以逐渐增加一些锻炼。

每项运动都应该重复多次,但前提是你感觉舒服。

向后弯。

坐直,双腿弯曲,微微分开,双臂交叉在胸前。

然后呼气,同时略微向前倾斜骨盆,慢慢向后弯曲身体,直到感觉腹部肌肉收紧。

如果你感觉舒服,试着保持这个姿势更长时间。

在维护阶段,可以采用正常呼吸。

然后放松,吸气,坐直,准备下一次锻炼。

向前弯腰。

平躺在飞机上,双腿弯曲,双脚略微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

呼气,抬起你的头和肩膀,向前伸展你的身体,让你的手尽可能地接触你的膝盖。

如果你的手一开始不能碰到膝盖,那也没关系。

继续。

吸气放松后。

横向旋转运动。

仰卧在床上,双臂平放在身体两侧,手掌靠近大腿外侧。

头部稍微抬起,身体向左偏转,左手滑向小腿。

再次仰卧,然后向右重复上述动作,左右两边连续2-3次。

如果你剖腹产,你可以从分娩后第二周开始活动。

  几组简单有效的产后恢复体操: 1。

颈部运动:用腿站立,向前弯曲你的头,向后倾斜,重新定位,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左转,转4圈。

2。

双臂环绕:站在腿上,举起双臂,向前环绕吊环4次,向后环绕吊环4次,并做两次。

3。

胸部扩大:双腿分开站立,双臂向后弯曲,双臂向后伸展,四次。

4。

身体旋转:左4次,右4次,两组。

5。

前驱:8次。

6。

身体圆:以腰部为轴,左右圆一次,做两次。

7。

放松3分钟。

14。

俯卧撑:8-12次,2组。

13。

仰卧起坐:3组8-15次。

12。

将脚绕在手腕上:每次12次。

11。

蹲下并站起来:12-20次。

10。

侧腿按压:左侧4次,右侧4次,分为2组。

9。

前弓步压腿:左4次,右4次,分成2组。

8。

踢腿:10次在前面,10次在后面,分成两组。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饭后血糖7.9正常吗

回答:饭后血糖7.9、mmol/L一般属于正常范围,但仍需结合个体情况及健康状态做进一步评估。健康成人的饭后两小时血糖通常不超过7.8、mmol/L,7.9略高但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Q
移植后腹痛剧烈成功了吗

回答:移植后腹痛剧烈可能并不一定表明移植手术的成功或失败,而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术后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感染或者移植排斥反应等。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对症处理。 1、术后疼痛的正常现...

Q
性别认知障碍是不是病

回答:性别认知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否构成“疾病”需要根据其对个人生活和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判断,通常在相关诊断中被归类为“性别焦虑”。性别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性别身份的持续性...

Q
12岁女孩脸上长痘痘怎么消除

回答:12岁女孩脸上长痘痘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均衡饮食、正确清洁和护肤等方法改善,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痘痘通常与青春期激素分泌波动、自身皮肤特点、生活习惯、甚至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以下从...

Q
小儿张口呼吸是怎么回事

回答:小儿张口呼吸可能由鼻腔阻塞、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应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免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和健康。常见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病理问题,可通过医疗...

Q
蒙脱石散是中药还是西药

回答:蒙脱石散是一种非处方药物,严格来说,它既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而是一种矿物性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天然蒙脱石。蒙脱石散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于缓解腹泻症状、保护胃肠黏膜,还能吸附肠道...

Q
脑部神经受损怎样才可以慢慢恢复好

回答:脑部神经受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神经康复锻炼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促进恢复,但具体是否能够完全修复取决于神经损伤程度、损伤原因以及个体恢复能力。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

Q
艾滋病患者服用药物痒怎么办

回答:艾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瘙痒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或免疫功能相关性皮肤问题,应尽早明确原因并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抗过敏治疗或针对症状护理。 1、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