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网球需要练哪些力量呢
发布于 2025-07-04 15:44
发布于 2025-07-04 15:44
打网球需要重点加强核心力量、下肢爆发力、上肢挥拍力量、肩部稳定性以及手腕灵活性这五类专项力量训练。
核心肌群是连接上下肢力量的关键,网球中的转体击球、急停变向都需要强大的腹直肌、腹斜肌和竖脊肌支撑。可通过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等动作强化,建议每周进行3次针对性训练,每次选择4个动作各完成3组。稳定的核心能提升击球时的扭矩传导效率,减少腰部运动损伤风险。
网球频繁的横向移动和快速启动依赖股四头肌、臀大肌及腓肠肌的爆发力。深蹲跳、弓步蹲跳等复合训练可增强蹬地力量,训练时应注重离心收缩控制,每组8次重复,组间休息控制在60秒内。建议配合敏捷梯训练提升步法协调性,这对网前截击和底线防守尤为重要。
背阔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三头肌是完成高压球、发球等动作的主要发力肌群。使用弹力带模拟挥拍轨迹,或进行俯身哑铃划船等抗阻训练,能有效增加拍头速度。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肱二头肌发力,否则可能导致网球肘等过劳损伤。
肩袖肌群的力量平衡对预防肩关节损伤至关重要。推荐使用弹力带进行内旋外旋训练,配合Y-T-W-L等肩胛稳定练习,每周2次强化冈上肌、冈下肌等深层肌肉。稳定的肩部能保障发球时动力链的连贯性,延长运动寿命。
正反手击球时的拍面控制需要腕屈伸肌群的精细调节。可用轻量哑铃做腕关节屈伸训练,或使用握力器增强前臂肌群耐力。训练后需进行腕关节反向拉伸,防止肌腱炎发生。建议将手腕训练安排在常规力量课后,避免疲劳状态下进行。
网球专项力量训练需遵循渐进超负荷原则,初期以自重训练为主,逐步加入弹力带、药球等器械。每次训练前后应进行15分钟动态热身和静态拉伸,重点放松髋关节与肩关节。建议每周安排2次综合力量课,与技战术训练间隔48小时以上,训练周期不少于8周可显著提升场上表现。同时需配合蛋白质补充和充足睡眠,确保肌肉超量恢复。
上一篇 : 当前是第一篇
下一篇 : 初学者适合什么滑雪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