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分类治疗

发布于 2012/07/12 15:11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仅次于狼疮性肾炎的一种常见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患者,治疗的侧重点不同,采取的措施和疗程也有所差异。

轻度过敏性紫癜肾炎

患者表现为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1.5g/24h),通常无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坏。

治疗:口服强的松0.6mg/kg,服用四周后逐渐减量至隔日顿服,维持量为隔日10mg。同时服用雷公藤多甙1mg/kg和新肾炎胶囊100mg2次/d。经上述治疗尿蛋白持续转阴者,可停用激素,用雷公藤多甙片和新

肾炎胶囊继续维持,总疗程不得少于一年。

中度紫癜性肾炎

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或大量镜下血尿,蛋白尿(>2.0g/24h),高血压、部分患者伴轻度肾功能损害。肾活检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弥漫系膜增生性病变或局灶节段硬化性病变,可伴有毛细血管袢坏死和新月体形成(<30%)。

治疗:甲基强的松龙0.5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三天。随后口服强的松0.5mg/kg,服用四周后逐渐减量至隔日顿服,维持量为隔日10mg。同时服用雷公藤多甙片1mg/kg和新肾炎胶囊100mg2次/d。经上述治疗尿蛋白持续转阴者,可停用激素,用雷公藤多甙片和新肾炎胶囊继续维持。维持期应注重慢性纤维病变的发展,可加用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总疗程不得短于二年。

重度紫癜性肾炎

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病理改变为肾小球重度增生性病变,可表现为膜增殖样病变,大量新月体形成,血栓形成等急性病变。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