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应查幽门螺杆菌
发布于 2013/01/04 15:40
发布于 2013/01/04 15:40
荨麻疹的发病与多种过敏原有关,而急性发作的荨麻疹经抗过敏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皮疹都可迅速消退,但仍有少数患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发展为慢性顽固性荨麻疹。
此时,医生会建议患者检查幽门螺杆菌,这让患者感到很是疑惑。其实,这是由于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关,很有可能成为过敏原而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加斯巴里尼医生于1998年发现,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率可高达55%,而经过抗菌治疗消除了幽门螺杆菌后,大约81%的患者不在发生荨麻疹。
因此,久治不愈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寄生。如果有,则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甲基红霉素等。经过除菌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患者或许能够意外痊愈。
上一篇 : 荨麻疹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 : 荨麻疹的病理组织学表现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