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抗凝时行其它手术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13/02/01 10:00

王奶奶今年65岁,5年前因心脏病做过二尖瓣置换术,需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去年11月,王奶奶体检时被发现左侧卵巢囊肿,B超示囊肿大小为4cm×4cm,今年1月份再次复查时B超显示囊肿大小为5.7cm×5.7cm,有增大的趋势,需进行手术治疗。听说抗凝血药物可能会增大手术出血的危险,王奶奶很是担心。

心脏病患者手术后患者在进行抗凝治疗期间如因其它疾病需手术治疗,有增加手术创面出血的倾向,需根据手术情况及时调整或停用抗凝药物。

1、体表小手术:抗凝治疗过程中需行体表小手术一般不必停用抗凝药,术中注意缝扎和压迫止血即可。

2、较大手术:抗凝治疗的患者如需施行开腹、开颅等较大的手术,应在术前3~7天停用抗凝药,并做化验检查,若停药后有凝血倾向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直至手术前6小时停药,术后1-2天如无

出血危险再开始抗凝。

3、急诊手术:抗凝治疗期间如需行急诊手术,可在术前2小时注射120mg维生素K,术中仔细止血,术后1~2日无出血危险再行抗凝治疗。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