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结核的常见药物解析

发布于 2017/08/15 09:33 复禾健康

我们都知道骨结核的早期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但是很多的患者并不知道骨结核的具体用药方法,甚至有些患者早服用药物治疗之后病情没有得到好转,这就需要患者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制定更加好的治疗方案,这里介绍一下骨结核的常见药物解析。

吡嗪酰胺(PZA)具有对酸性环境中细胞内结核菌群的特殊的灭菌作用。PZA和RFP联合则具有最强的灭菌作用。成人每天用量1~1.5g,分~3次口服。中毒作用为肝功能损害,并能引起关节疼痛乙胺下醇(EMB)抗结核作用较强,可弥漫到人体各组织中。成人用量为每天750mg,一次服完以便获得高峰血浓度。副作用有视力障碍当早期出现色觉障碍时即应停药。链霉素(SM)属抑菌药,仅对细胞外的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口服不易吸收,肌肉注射可以渗入到各种组织中,但不能或很少通过血脑屏障。长期服用可有听神经损害和肾功能损害,注意定期检查肾功能。成人使用剂量,每天1g,分两次肌注。儿童用量为每天15~30mg/kg体重。

利福平(RFP)灭菌作用最强。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在血液中能较长时间维持高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利福平对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成人剂量为每天450~600mg,可于清晨空腹服用,亦可分两次服用。儿童一般用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0mg。利福平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流感样反应等副作用。故肝功能有严重损害及胆道有梗阻的患者忌用,老年人、儿童、营养不良者慎用。

目前临床所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很多,有人研究表明:INH、RFP和PZA三药联合使用能发挥各自作用和协同作用,作用于三种不同代谢菌群和细胞内外菌群,药物在不同pH值的情况下达到杀菌和灭菌作用,从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疗程一般为6~9个月。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

温馨提示:除了积极用药治疗之外,骨结核病人的食欲特别不好,为增加食欲,可在烹调上下功夫,做到品种多样化,色、香、味、形好。

有条件的除每日三次正餐外,可另加两次点心。应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食物,因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在药治和饮食调治并用的同时,还应注意充分休息及适当的户外活动。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