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诊断依据
发布于 2016/10/26 09:14
发布于 2016/10/26 09:14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
1.生化检查:
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骨形成指标。
(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4)尿中胶原吡啶交联(pyr)或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1)血清总钙。2)血清无机磷。3)血清镁。4)尿钙、磷、镁的测定。
2.x线检查:
骨量减少到30%以上,x射线检查才能显示,故早期骨质疏松难于用x射线检查发现研究员;又因为投照条件等的影响,误差较多。常规x射线照片可显示管状骨皮质变薄,髓腔变宽,骨小梁数目减少,其间隙也增宽,骨密度明显减低。
3.骨矿密度测量: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以双能x线测定的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金标准”,现在已经被全世界医学界认可并广泛应用。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3)定量ct。
(4)超声波。
上一篇 :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下一篇 : 什么方法诊断骨质疏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