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配型成功条件

发布于 2016/11/01 10:50

器官移植技术(Organtransplant)是将一个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一个个体用手术方式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好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失的器官。提供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可以是在世的人,也可以是刚刚去世的人。接受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受者。

血液及HLA(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的配型(器官移植手术前,主要的准备就是配型,配性决定了手术的成功与否)。配型只需检测血液就可完成。你的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是否与供体相配是决定肾脏移植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配型越接近,肾排斥的机会就越小。

HLA是导致移植肾排异反应的主要抗原。HLA复合体至少包括4个与移植有关的基因区(或位点),即HLA-A,HLA-B,HLA-C,HLA-D,其中HLA-D区又分为HLA-DR,HLA-DP,HLA-DQ等亚区。HLA-A、B、C三个位点为HLAI类抗原,HLA-DR、DP、DQ为HLAII类抗原。现在知道,A、B抗原匹配肯定能提高移植物存活率,C位点的匹配对移植物存活率无明显影响。HLA-DR抗原匹配能显著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由于器官移植患者术前即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手术创伤大,术后需要常规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术后早期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技术相关性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显著下降。

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生警惕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进行预防。术后早期是排斥反应的高发时间,常需联合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药物进行预防,随着移植术后时间的延长,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逐渐降低,可以逐步降低免疫抑制程度。依据移植物种类不同,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方案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肝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程度也较轻,因而术后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剂量也最小。对于急性排斥反应,可以采取激素冲击和增加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慢性排斥反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逆转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器官移植受者容易罹患移植术后新发肿瘤、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移植术后患者需定期门诊随访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和治疗上述并发症。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