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每年都要治疗吗?
发布于 2025/08/03 13:47
发布于 2025/08/03 13:47
血吸虫病不一定需要每年治疗,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感染程度、症状表现及复查结果综合判断。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疫水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肝脾肿大等。
对于急性血吸虫感染或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通常需要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吡喹酮片是常用治疗药物,能有效杀灭血吸虫。同时需进行肝功能保护,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辅助治疗。治疗后3-6个月需复查粪便虫卵或血清学检测,确认是否治愈。
慢性血吸虫感染者若无明显临床表现,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疗,但需定期随访监测肝脾情况。部分轻度感染者通过自身免疫力可清除虫体。对于疫区居民或反复接触疫水的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每年筛查,发现活动性感染再行治疗。
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是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做好防护。疫区居民要注意改善卫生条件,不随地排便。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饮酒和油腻食物。出现乏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不可自行中断治疗或随意用药。
上一篇 : 血吸虫病肝1期严重吗?
下一篇 : 血液异常需做艾滋病抗体检查会是艾滋病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