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发布于 2025/08/05 16:25
发布于 2025/08/05 16:25
上消化道出血病史通常指既往发生过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事件,可能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严格戒酒。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典型表现为呕血、黑便,可能伴随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确诊需依赖胃镜检查,治疗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出血急性期需禁食,恢复期选择流质饮食。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急危重症,常表现为大量呕鲜血。患者多有慢性肝病病史,可能伴随黄疸、腹水。紧急治疗需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药物可选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食物,监测肝肾功能。
3、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酒精或药物刺激可引起胃黏膜广泛糜烂出血,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症状多为呕咖啡样物,胃镜检查可见弥漫性黏膜充血。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保护胃黏膜,必要时输血。恢复期建议少食多餐,选择米汤、藕粉等温和食物。
4、恶性肿瘤
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侵蚀血管可能导致反复出血,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消瘦、吞咽困难,胃镜活检可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化疗,止血可用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治疗。饮食需高热量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
5、Mallory-Weiss综合征剧烈呕吐导致的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多见于酗酒者,出血量一般较少。特征性表现为呕吐后突发呕血,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愈合。建议使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抑制胃酸,呕吐严重时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恢复期间保持半卧位,避免腹压增高动作。
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6-12个月复查胃镜。日常饮食以低纤维、低刺激的软食为主,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严格避免阿司匹林等损伤黏膜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如肝硬化、高血压。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再次黑便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
上一篇 : 孩子吃多了肚子痛怎么办
下一篇 : 食管炎要吃消炎药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