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有必要做吗
发布于 2025/08/12 07:19
发布于 2025/08/12 07:19
骨髓穿刺是否有必要做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多数情况下怀疑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或肿瘤转移时有必要进行,少数情况下常规体检或无明确指征时无须进行。
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不明原因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异常增高或减少等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基因检测可明确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骨髓培养能帮助诊断伤寒、布鲁菌病等特殊感染,骨髓活检对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实体瘤骨髓转移的诊断率较高。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穿刺点选择髂后上棘或胸骨,整个过程约需10-15分钟,术后需压迫止血并观察有无出血感染。
对于单纯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等已明确病因的血液病,或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特殊情况,可能无须或暂缓骨髓穿刺。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拒绝检查,但实际疼痛程度多与静脉采血相当。儿童患者可采用镇静措施减轻不适,血小板偏低者可通过输注血小板后安全实施。现代穿刺针具已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严重出血或感染发生率极低。
建议在血液科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前需停用抗凝药物3-5天,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测。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保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髓修复。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