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哪些颅内病变时可以进行腰椎穿刺
发布于 2025/08/13 07:43
发布于 2025/08/13 07:43
存在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性硬化等颅内病变时,通常可以进行腰椎穿刺。腰椎穿刺主要用于诊断或治疗上述疾病,但需排除颅内压显著增高、脑疝等禁忌情况。
脑膜炎患者进行腰椎穿刺可获取脑脊液样本,帮助明确病原体类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多呈浑浊状,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通常清亮,白细胞轻度增多。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可能呈现毛玻璃样改变,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腰椎穿刺可发现均匀血性脑脊液,有助于与脑实质出血鉴别。出血后数小时脑脊液开始黄变,3-4天达到高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墨汁染色可发现荚膜酵母菌。脑脊液培养和PCR检测能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检查可见寡克隆区带阳性,IgG指数升高,辅助诊断脱髓鞘病变。
腰椎穿刺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操作中注意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快速放液导致脑疝风险。术后建议去枕平卧4-6小时,预防低颅压性头痛。监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感染迹象。对于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局部皮肤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伴明显占位效应者,应避免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