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5 09:01
发布于 2025/08/15 09:01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需注意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遵医嘱用药、观察听力变化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通常无须抗生素治疗。
1、避免用力擤鼻擤鼻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腔。建议单侧交替轻擤,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若合并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2、保持鼻腔通畅咽鼓管通畅有助于中耳压力平衡。可通过咀嚼口香糖促进吞咽动作,或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缓解鼻黏膜肿胀。蒸汽吸入也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
3、遵医嘱用药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渗出较多者可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禁用未经医师指导的滴耳液,避免鼓膜穿孔风险。若出现耳流脓等化脓表现需及时复诊。
4、观察听力变化病程中需关注听力恢复情况,持续耳闷超过2周应复查声导抗测试。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其语言反应灵敏度,避免漏诊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是常见诱因,流行季节需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复发概率。吸烟者应戒烟,避免二手烟刺激咽鼓管黏膜。
急性期建议选择软质食物避免咀嚼过度,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使污水进入鼻腔的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轻耳部充血。若出现发热、剧烈耳痛或面瘫等表现,须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鼓膜按摩促进积液吸收,具体方法为用手指轻压耳屏后快速松开,每日重复进行5-10次。
上一篇 : 缓解鱼鳞病的小妙招都有什么
下一篇 : 发烧想睡觉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