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上膀胱造瘘后应注意些什么

发布于 2025/08/16 10:06

耻骨上膀胱造瘘后需注意保持造瘘口清洁、预防感染、观察尿液性状、避免导管受压或脱落、定期更换造瘘管。造瘘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导管堵塞或皮肤刺激等并发症。

1、清洁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清洁后保持局部干燥,可涂抹皮肤保护剂如氧化锌软膏。若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家长需帮助儿童或行动不便者完成清洁,避免抓挠造瘘口。

2、导管维护

确保造瘘管固定稳妥,避免牵拉或扭曲。引流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以防尿液反流,每3-5天更换一次。若发现导管漏尿、堵塞或移位,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夜间可将引流袋固定在床边,活动时使用腿袋固定。

3、尿液观察

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清亮液体。若出现血尿、脓尿或絮状沉淀,可能提示感染或结石。每日记录尿量,突然减少可能为导管堵塞。尿液pH值异常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颗粒调节。

4、活动限制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导管脱落。洗澡时需用防水敷料保护造瘘口,禁止盆浴或游泳。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压迫造瘘区域的紧身衣物。

5、饮食调节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尿液,减少结晶形成。限制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增强免疫力。合并泌尿系结石者需低草酸饮食,减少菠菜、坚果等摄入。

术后需按医嘱定期复查膀胱功能及肾功能,长期带管者每2-3个月更换硅胶造瘘管。出现发热、腰痛或造瘘口溃烂等异常时,应立即就诊。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整体康复质量,避免久坐及憋尿行为。家属应协助患者做好心理调适,减轻因造瘘带来的生活不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