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坏死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8/17 06:59

儿童急性坏死性肠炎早期表现为腹痛、腹泻,进展期可出现血便、发热,终末期可能发生休克、肠穿孔。该病主要由肠道缺血、感染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1、腹痛

腹痛是儿童急性坏死性肠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全腹持续性绞痛,可能伴随阵发性加剧。腹痛可能与肠道黏膜缺血坏死、炎症刺激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疼痛程度及体位变化,避免盲目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临床常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保护肠黏膜,严重时需禁食并静脉补液。

2、腹泻

疾病初期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可达10余次,后期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腹泻由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分泌亢进导致。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医生可能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血便

进展期患儿常排出果酱样或洗肉水样血便,提示肠壁血管损伤及黏膜坏死。血便量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家长发现后应立即就医。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输注血浆改善凝血功能。

4、发热

多数患儿出现38-39℃中高度发热,由细菌毒素吸收和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采用物理降温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血培养阳性者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

5、休克

终末期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与大量体液丢失、毒素入血有关。此为危急重症,需立即抢救。治疗包括快速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必要时行肠切除手术去除坏死病灶。

儿童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情进展迅速,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后须立即送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禁食,逐步恢复饮食时应从流质开始,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愈后需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复发。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微生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