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是癌症吗
发布于 2025/09/25 05:00
发布于 2025/09/25 05:00
Barrett食管不是癌症,但属于癌前病变,可能增加食管腺癌的发生概率。Barrett食管主要由胃食管反流长期刺激引起,表现为食管下段黏膜被柱状上皮替代,可通过内镜检查确诊。
Barrett食管本身属于良性病变,但存在恶变风险。当食管下段鳞状上皮在反流物刺激下发生肠化生,形成特殊肠化生型上皮时,可能逐步发展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最终演变为食管腺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进展为癌症。定期内镜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变化,内镜下可见食管远端出现橙红色天鹅绒样黏膜改变,与正常食管黏膜分界清晰,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少数Barrett食管患者可能伴随不典型增生,这类病变癌变概率相对较高。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每年癌变概率可能明显升高,需密切随访或接受内镜下治疗。内镜表现可见黏膜粗糙、糜烂或结节样隆起,碘染色不着色区域提示存在高级别病变可能。这类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内镜,必要时行射频消融、黏膜切除术等干预。
Barrett食管患者应控制胃酸反流,避免吸烟饮酒,减少高脂辛辣食物摄入。超重者需减重,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控制反流症状,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上一篇 : 一周七天没有大便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婴儿黄疸一个月未退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