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如何诊断

发布于 2012/04/28 14:19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是女性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未清楚,可能由于中枢性、局部性及药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药物促排卵周期中,此病的发生率远高于自然周期。

由于本病常出现酷似排卵周期的一些临床表现,如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呈双相变化,宫颈黏液变稠,结晶消失而出现椭圆体,经期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等。故在临床上需从临床表现及辅助诊断两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当不孕夫妇各项有关的检査均正常但依然不能受孕时,女性不孕患者应当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由于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常与子宫内膜异位及盆腔炎症同时存在,故往往有相应疾病的表现,需要加以鉴别。

辅助诊断

B超检査可于月经周期第8?9天开始,连续每日观察患者卵泡。当基础体温上升,但未见卵泡塌陷、缩小等排卵过程表现,若继续观察,大多数未破卵泡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腹腔镜检査卵巢上看不到排卵孔,但行此项检査时,排卵时间必须准确,否则排卵口迅速愈合,反而会误以为未排卵。

后穹隆穿刺穿刺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表示排卵,但这一病症则未见升髙现象。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