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治疗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

发布于 2012/05/18 10:02

当人体血小板<5×109/L时,不管有无出血症状,均应采取积极处理。血小板输注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血小板减少问题,血小板输注有时会产生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两种。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由于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使输入的血小板破坏,从而使输注效果受损甚至完全无效,称为血小板输注无效。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在输注1小时后小于10×109/L可以定为无效。患者反应症状为畏寒、发热等,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仅不升高,有时反而下降。

血小板紫癜(PIP):常在输血小板后一周左右突然发生,大部分患者有突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紫癜,主要表现为淤点、淤斑和黏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和颅内出血等,症状可持续2-6周,绝大多数为女性,有输血史或妊娠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血小板减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