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莫等“卡”时才求医

发布于 2012/10/11 11:15

北京中医医院骨科郭韧副主任医师近日接诊了不少腱鞘炎患者,他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患者,腱鞘炎可发生于任何手指,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延误。

据郭韧介绍,腱鞘炎又称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弹响指”、“扳机指”,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肌腱是指把肌肉连至骨骼或其他肌肉的部分,而腱鞘则是指包绕肌腱的鞘状结构,将肌腱固定在骨膜上,防止肌腱弹起或向两侧滑移,肌腱长期在此过度摩擦,即可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无菌性炎症,引起肿胀。正常状态下,腱鞘自由滑动时,既不疼也没有其他异样症状。一旦腱鞘发生了无菌性的炎症,腱鞘就会变肿,自由滑动受限,且会勒到肌腱,使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如果炎症时间较长,肌腱受到长时间的挤压,就会出现两头肿、中间细的小哑铃状结构,这时腱鞘来回活动,就会出现“卡”的现象,甚至出现“咯噔咯噔”的声音。

腱鞘炎可发生于任何手指,好发于拇、食、中三指,少数患者也可多个手指同时发病。一般来说,得腱鞘炎的人大多是靠手工作的,包括电脑操作员、木匠、包装工、纺织工、财会人员等。中年女好发,因为她们经常干家务,比如擀面条、洗衣服等。腱鞘炎的进展有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最开始患者能感觉到患指自主屈伸活动受限,用力屈伸时手指疼痛,接着出现弹跳动作,如扣扳机状,并伴有弹响。严重者发生肌腱嵌顿,患指被动固定于屈或伸指动作,不能自行伸直,需要健手帮助才能伸直。晨起和劳动后症状更加明显。

谈及病因,郭韧副主任医师说,中医认为:患者长期从事手部劳动,或感受寒凉,容易造成血不荣筋,引起手指筋脉拘挛而发病。西医认为:患指长期反复屈伸活动,或长期用力握持硬物,使指屈肌腱与腱鞘滑车反复摩擦、挤压而发生局部充血、水肿,继而发生局部变性、粘连,使腱鞘局部狭窄,形成纽扣眼状。

对于腱鞘炎的治疗,多采用局部外用、配合内服活血消炎药物;或者对病变的局部采取封闭注射消炎;或者采取局部理疗、热敷、针灸、按摩等。

腱鞘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