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有显著效果的皮肤癌外治方法两味

发布于 2012/11/22 16:26

以下两味中药外治方法是临床上得到印证的有效方剂,皮肤癌患者可结合自身状况,在征询医生意见后进行使用。

1.皮癌净

原料:红吡50g,指甲5g,头发5g,大枣去核71g,碱发白面172g。

制法:将大枣去核、红吡研末,头发剪短,指甲切碎。将红吡、指甲、头发混合,放入大枣内,外用碱发白面包裹如元宵样,再将包好的药丸放在煤火或木炭中烧烤,火力不宜过大,力求受火均匀。烧成的药丸,研成细粉过筛,密封,备用。

用法:若肿瘤破溃,分泌物多者,可用药粉直接撒在瘤体表面。若瘤体表面干燥,用香油调敷,每日换药1~2次。使用时应注意将药涂在包括根部的整个瘤体,不要涂在正常组织上。瘤体过大者,可分区分批涂药。用药后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减少用药次数。

2.皮癌灵

原料:A.威灵仙、石菖蒲各3g,土细辛、黄樟根1.5g,大罗伞根、鸡骨香、两面针各6g。

B.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陈皮各6g,乳香、没药、朴硝、樟脑粉各3g。

C.金沙牛20只、樟脑粉0.3g、梅片、蟾酥各3g。

制法:以上3方药物,分别研制成细末,充分混合均匀,置搪瓷大碗内,上覆小瓷碗,边缘用炒盐密封,缓慢加热至瓷碗烫手为止。放凉后除去细盐,取下瓷碗,刮取升华物,研细末,然后再加入约为药粉1/4量的白降丹和等量的白及粉,混合后加水适量,搓成小丸,阴干。

用法:清洗癌肿皮肤,将药丸置于上面,以盖满肿块表面为度,药丸间稍留空隙,然后铺上敷料,包紧固定,每3~5天换药一次。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