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概述

发布于 2012/11/23 14:16

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而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即为精神病。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精神病可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引起精神病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临床上,精神病患者可有如下几种常见症状: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也少数患者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

抑郁情绪:精神病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这是由于患者因自己的病而悲伤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而造成的。

极度兴奋:患者可出现持续性的兴奋躁动,并且伴有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

药源性焦虑为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之一,患者表现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是发作性的,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

目前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种种障碍。另外,饮食疗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从医学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精神病是不可被治愈的,只能是药物控制下的终生维持,因此精神病的治愈率是很低的。但是,精神病的治疗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治疗对于精神病的作用已越来越显示其效力,通过一些特殊的心理疗法可以彻底治疗大部分精神病。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