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发布于 2013/01/04 15:18

中医理论认为,精神病与七情所伤密切相关,因惊恐恼怒、悲喜交加等造成脏腑功能紊乱以及阴阳平衡失调、蒙蔽心窍而导致精神病。在治疗上主要可概括为下列几种方式:

行气导滞

运用疏肝理气、活血导滞的理论方法,以疏通人体的气血为本,调理、促进气机畅通,利于血脉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气行则血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疾病得以治愈的最终目地。

临床常用开窍药、降火药来疏通气机,调理阴阳平衡。如生大黄、法半夏、橘红、麝香、石菖蒲等。

镇心安神

使用潜阳安神药来下降浊气、上升清气,令上抗之气归位,浮火下降,使得人体这个整体阴阳调和,则神志恢复如常。

临床可用平肝潜阳汤来调理,包括夏枯草30g、桑寄生15g、生牡蛎30g、生杜仲15g、黄芩12g等。

调理阴阳平衡

中医的整体理论讲究阴阳平衡,注重脏腑、经络之间的协调与和谐。情志疾患导致的阴阳偏颇可以通过药物调理来达到整体的平衡。

临床可用人参、黄芪、冬虫夏草、麦冬等药物来配合治疗。

特别提示,中医理论还认为精神病与人体先天禀赋不足,体弱有关,因此平时注重调理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进行体育运动可对治疗精神有积极的意义。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