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疗法治疗垂体性闭经

发布于 2012/11/30 11:13

垂体性闭经是由于垂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卵巢功能引起的闭经。性激素疗法治疗垂体性闭经效果较好,有以下几种方法:

顺序周期疗法

己烯雌酚每天0.5~1.0mg,共20天,在服药最后5天时加用黄体酮每天10mg肌肉注射,共5天,停药后3天左右会有撤退性出血第二次于月经第5~7天开始服药,连续3次为一疗程。此法用药剂量会抑制垂体功能,故不宜长期应用,治疗目的是加强子宫内膜对卵巢性激素的反应性,以及希望在停药后的回跳作用使垂体功能恢复正常。

雌激素疗法

己烯雌酚0.25mg,每晚一次,共20天,于月经来潮后6天开始第二周期服药,可连用3~6个周期,少量雌激素有促进脑垂体功能的作用,它能增强垂体对下丘脑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加速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的恢复。

合并疗法

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口服避孕药,每月服22天,共3~6个月。其作用原理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顺序周期疗法。

垂体促性腺素疗法

适用于垂体促性腺功能不足的闭经,首先用促使卵泡生长发育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剂量大约每天75~1501U7~10天,每天取阴道涂片和宫颈粘液要求达到接近卵泡成熟水平或测24小时尿内雌激素含量为50μg时即停药。如10天无反应则应停止治疗,有反应者则在第15天开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天或隔天肌肉注射1000IU,总剂量为3000~5000IU。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