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起搏治疗的同步与非同步

发布于 2012/12/14 13:45

大部分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根据起搏方式的不同,起搏器分为非同步性起搏器和同步性起搏器。非同步性起搏器由于只能按照固定频率发放冲动,耗电量大,临床疗效差,目前已基本淘汰。

非同步型起搏器也称固定频率型起搏器,起搏器发出的冲动频率固定,而不受患者自主心率影响。这种起搏方式缺点明显,一旦心脏自主心律超过起搏频率,可发生心跳竞争现象,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而现在基本不再应用。

同步型起搏器也称非竞争型,起搏器属于双线系统,一组电极在心房,一组电极在心室,通过心房电极接受心房冲动,经过适当的延迟后,激动脉冲发生器,再通过心室电极引起心室激动,使房室收缩能按正常程序发生。此种起搏治疗的方法合乎心脏正常的生理要求,这是该型起搏器的独特优点,因为符合正常生理功能的起搏能更好地增加回心血量,增强心脏收缩力量,提高每搏输出量。但其缺点是电路复杂,耗电量较大,使用寿命较短。

心律失常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