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小儿脑萎缩的依据是什么

发布于 2013/05/21 09:33

脑萎缩是指脑实质破坏萎缩,小儿脑萎缩可能与胎儿或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和损伤、感染、早产、溶血症所致的核黄疸及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等有关。最常见原因为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早产低体重儿的颅出血所致。脑萎缩的儿童都会影响智能的发育,在脑瘫病例中属于较严重的并发症。小儿脑萎缩可出现智力低下和脑性瘫痪。

小儿脑萎缩者可去儿科就诊,脑电图、气脑造影、头部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当脑实质破坏萎缩也可以引起脑室扩大(中央性萎缩)或脑沟增宽,蛛网膜下腔及脑裂、脑池增大(周围性萎缩),或以上二者兼而有之(弥漫性萎缩),在影像学上与脑积水很相似,但诊断脑萎缩必须具备有:脑组织减少的证据(影像学上),即脑沟、脑室增大,伴有头颅外形减小(小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脑萎缩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