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传播的三大途径
发布于 2025/06/29 15:22
发布于 2025/06/29 15:22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传染。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和咽痛等。
飞沫传播是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被附近的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飞沫传播的风险更高。预防飞沫传播的关键是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例如,触摸被污染的桌面、门把手等物体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睛,可能导致病原体进入体内。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消毒液,可以有效降低接触传播的风险。
母婴垂直传播是指孕妇感染支原体后,病原体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这种情况虽然较为少见,但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若发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以减少垂直传播的风险。
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多样,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等。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对于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加强防护,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干预。
上一篇 : 流感持续时间长易转成肺炎
下一篇 : 支原体肺炎一般多久能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