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于 2013/10/17 16:40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目前我国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男血红蛋白水平小于120g/L或红细胞比容小于0.42,女性血红蛋白水平小于110g/L或红细胞比容小于0.37。即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色素水平低于上述水平就认为存在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的诊断明确后,还应当对患者的贫血进行评价,包括检查贫血的其他可能原因(如消化道出血、绝经前妇女子宫出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以及探讨贫血的临床影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透析患者透析剂量,评估患者的铁状态及炎症状态等。

贫血的基本检查应包括:红细胞压积/红蛋白、红细胞指数(平均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网织红细胞数、铁指标(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饱和度、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粪隐血试验等。当排除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外的贫血原因以后,非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45ml/min时,此时出现的贫血可诊断为肾性贫血。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