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干槽症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17/07/07 10:14

造成干槽症的原因有哪些?近些年来,干槽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疾病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痛,且该疼痛具有发散性,可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那么,造成干槽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①创伤学说:认为创伤和感染为主要病因;

②纤维蛋白溶解学说:认为创伤或感染可引起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血凝块被破坏,激肽形成,产生剧烈疼痛;

③解剖因素学说:认为下颌磨牙医有较厚的骨密质,血液供应不良。临床上可分为腐败型与非腐败型两类,前者更严重而多见。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3~4天后的持续性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

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内有腐败坏死物质,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干槽症与口腔手术后感染有关,一旦发生干槽症,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齿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治疗方法是在阻滞麻醉下,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条。防止碘仿纱条脱落,还可将牙龈缝合固定一针。

要想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清洁口腔卫生,术中做好消毒,减小拔牙创伤,避免大量唾液等污染物。术后做好护理,保护拔牙创血凝块,避免吸吮,戒烟,24小时内不能漱口。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