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结膜干燥症有哪些检查项目

发布于 2011/04/14 17:44

角结膜干燥症有哪些检查项目?相信这是很多角结膜干燥症患者都不太清楚的事情,毕竟引起角结膜干燥症的病因有很多种,如果不检查清楚自己是由于哪种原因引起角结膜干燥症的话,那么就会给治疗带来一些麻烦。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诊断角结膜干燥症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角结膜干燥症有哪些检查项目:

眼及眶区CT检查:眼及眶区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眼及眶区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CT扫描可提供一种高分辨力、切面图像及灰阶眼部图像,它以X线为能源而显示人体的层面图像。目前CT已很普及,从而为眼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优越的检查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眼部病变的CT分析和诊断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眼内疾病的诊断超声优于CT,而在眼眶病变的诊断中,CT优于超声。本文就眼眶病变CT诊断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与诊断有关CT的基础知识,这对全面分析眼部CT片非常重要。

一、眼部CT扫描方法

1.横断扫描:患者仰卧检查床上,自眶耳线下方1cm头颅顶侧作连续扫描,直量轴5mm厚的层面检查需要6~8个层面。作薄层扫描时(1mm层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个层面。

2.冠状扫描:患者仰卧或俯卧检查台上,头过伸,使头矢状线与床面一致,两侧眶耳线与扫描基线垂直,向外耳道前4cm处向前连续扫描,层厚4~5mm)。如作眼内病变CT扫描则自眼球开始向后扫描。

3.造影增强方法:静脉给予造影剂的方法是在几分钟内将造影剂注射,全量注射完毕后再开始扫描。

4.压颈检查:眶内静脉曲张常规CT扫描时多不显影,或仅显示小部分病变,欲观察病变全部范围可行颈部加压检查。将血压计袋缠于患者颈部,摆好位置,加压至5.33kPa(高于静脉压),再行扫描检查,扫描完毕后立即将气囊放松。

5.视神经和视神经扫描方法

有时为详细观察视神经病变(肿瘤、外伤等病变),需要特殊CT检查方法。首先需要1mm薄层面,因为正常视神经约4mm粗,较厚的层面不利于分析。第二要特殊扫描角度,即作与眶耳线呈负15°的扫描线,再令病人眼向上视,这时视神经伸直,且与扫描线平行,CT即可在一个层面上观察视神经眶内段甚至管内段的全长。

二、眼部CT扫描层面厚度

常规眼部CT扫描厚度为5mm,正常眼眶垂直高度在40mm左右,故一般水平扫描8个层面即可包括全部眼眶内结构。眶内病变体积较大,适合5mm厚度的扫描层面。但遇一些特殊情况或病变需较薄层面厚度扫描,如球内病变、眼外肌病变、视神经病变、或估计病变直径小于5mm时,需要3mm或1mm层厚扫描,否则因层面厚,病变小,而只有一个层面显示病变,不利于诊断和分析,甚至有可能遗漏病变的显示。由于薄层断面较少受体积平均影响,从而提高了图像分辨力,显示病变更加清楚。

裂隙灯:用裂隙灯显微镜在暗室内检查眼病的方法。

眼底镜检查法:眼底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病人取坐位,医生取坐位、立位均可。右手持眼底镜位于病人的右侧进行。

激发试验:激发试验是模拟自然发病条件、以少量致敏原引起一次较轻的变态反应发作、用以确定变应原的试验。主要用于Ⅰ型变态反应,有时也用于Ⅳ型变态反应的检查,尤其在皮肤试验或其他试验不能获得肯定结果时,此法可排除皮肤试验中的假阳性反应和假阴性反应。

激发试验或分为特异性激试验和非特异性激发试验。非特异性激发是用组胺或甲基胆碱做雾吸入,以观察患者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敏感性,从而进行病因分析或疗效判定;特异性激发是用抗原做试验,对明确变应原有一定价值。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器官的激发试验,常做的是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鼻粘膜激发试验和结膜激发试验。

角结膜干燥症有哪些检查项目?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角结膜干燥症的经常项目非常的了解了,希望对您在治疗角结膜干燥症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上角结膜干燥症,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