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概述
发布于 2017/08/30 10:35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08/30 10:35 复禾健康
手足口病是生活中很多见的一种疾病,所以需要我们注意起来,并且手足口病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给很多孩子带来了影响,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正确地了解这个疾病,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概述。
手足口病这类疾病,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往往存在着潜伏期,一旦发生这类疾病,病人会出现连续的高烧,而且以空气传染,在应对这种疾病的知识,我们应该有充足的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生于婴幼儿。它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据国外文献报道,手足口病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三次较大的流行。
2、手足口病的传播
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传播方式多样,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能成为传染源,但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粪便甚至数周后仍可排出病毒。
3、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体温多在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孩子在流口水或吃东西的时候会感觉疼痛难忍,表现为时时啼哭、烦躁、不爱吃东西、尿黄。
上一篇 : 手足口病什么情况是最严重的
下一篇 : 儿童手足口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