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概述

发布于 2017/08/30 10:35 复禾健康

手足口病是生活中很多见的一种疾病,所以需要我们注意起来,并且手足口病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给很多孩子带来了影响,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正确地了解这个疾病,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概述。

手足口病这类疾病,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往往存在着潜伏期,一旦发生这类疾病,病人会出现连续的高烧,而且以空气传染,在应对这种疾病的知识,我们应该有充足的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生于婴幼儿。它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据国外文献报道,手足口病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三次较大的流行。

2、手足口病的传播

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传播方式多样,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能成为传染源,但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粪便甚至数周后仍可排出病毒。

3、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体温多在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孩子在流口水或吃东西的时候会感觉疼痛难忍,表现为时时啼哭、烦躁、不爱吃东西、尿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手足口病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